在“高效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背景下,中國鋼鐵工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為促進我國爐外精煉與夾雜物控制領域的科技與學術交流,推動我國與先進國家冶金學者的交流互動,共同探討相關領域理論、工藝技術、材料與裝備等方面的發展趨勢,總結推廣新成果與新技術,北京科技大學和中國金屬學會將于2025年8月21-23日在西安聯合主辦“2025年度爐外精煉與夾雜物控制國際學術會議”(英文名稱: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ondary Refining and Inclusion Control, SRIC 2025)。會議主題為“高效、綠色、智能、優質、可持續”。同時,北京科技大學、寶鋼、北京金屬學會、浙江省金屬學會將在同一地點聯合舉辦2025年全國爐外精煉年會暨第二十一屆鋼質量與非金屬夾雜物控制學術年會,詳情參見會議網站。歡迎各企業、研究院所和高校科技工作者積極投稿并參與交流指導。
一、會議重點交流內容
(1)煉鋼、爐外精煉、鋼質量控制等領域新概念、新理念、新工藝、新技術;
(2)精煉與夾雜物控制技術的理論研究、工藝優化、技術研發、發展趨勢;
(3)人工智能、大數據、先進檢測技術在爐外精煉、鋼質量及夾雜物控制領域的應用;
(4)煉鋼與精煉過程智能控制與優化技術及軟件系統;
(5)煉鋼、精煉、夾雜物生成與控制等冶金過程模擬、仿真與模型;
(6)煉鋼和爐外精煉領域裝備及技術升級改造;
(7)夾雜物檢測與控制的新理念、新技術和理論研究;
(8)精煉渣基礎研究與優化;
(9)電磁、電化學、氣泡浮選等新精煉技術;
(10)純凈合金與高質耐材的研發與應用研究;
(11)超純凈和超潔凈鋼精煉技術和質量控制;
(12)低碳煉鋼與精煉新技術;
(13)煉鋼和爐外精煉領域中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
(14)鋼中夾雜物細化、均勻化及變性與利用技術。
二、會議技術委員會
(1)主席
包燕平,北京科技大學
陳兆平,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
(2)副主席
Jongjin Pak, Hanyang University, South Korea
Susanne K. Michelic,Montanuniversitaet Leoben,Austria
Olena Volkova,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gakademie Freiberg,Germany
李海波,首鋼技術研究院
陳 永,攀鋼集團有限公司
(3)學術委員(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Christian Bernhard,Montanuniversitaet Leoben,Austria
陳 超,太原理工大學
陳 敏,東北大學
陳天明,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
陳 偉,華北理工大學
陳玉柱,青島特殊鋼有限公司
Jungwook Cho,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 Korea
Yongsug Chung,Tech University of Korea,South Korea
崔 衡,北京科技大學
鄧 深,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丁志軍,河鋼集團石鋼公司
Neslihan Dogan,McMaster University,Canada
董大西,石家莊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董 方,內蒙古科技大學
Hongbiao Dong,University of Leicester,United Kingdom
段貴生,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Timo Fabritius,University of Oulu,Finland
Felix Firsbach,Badische Stahl-Engineering GMBH,Germany
富 強,鞍鋼集團本鋼集團有限公司
Bj?rn Glaser,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weden
顧武安,四川大學
關 勇,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
Govind S. Gupta,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Bangalore,India
Roderick I. Guthrie,McGill University,Canada
Taejun Ha, Hyundai Steel, South Korea
何 毅,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
Xianfeng Hu,Swedish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Sweden
胡曉軍,北京科技大學
黃永生,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特鋼技術中心
侯新梅,北京科技大學
Hossam Halfa,Central Metallurgical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stitute,Egypt
In-Ho Jung,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outh Korea
Youn-Bae Kang,POSTECH, South Korea
孔 輝,安徽工業大學
寇玉山,西寧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賴朝彬,江西理工大學
李長榮,貴州大學
李光強,武漢科技大學
李桂榮,江蘇大學
李 實,寶山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不銹鋼分公司
李樹森,首鋼股份有限公司遷安鋼鐵公司
李小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李怡宏,太原科技大學
Zushu Li,University of Warwick,United Kingdom
Junhe Lian,Aalto University,Finland
劉建偉,山東鋼鐵集團日照鋼鐵有限公司
劉曉峰,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劉 竑,上海盛寶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羅仁輝,新余鋼鐵有限公司
馬國軍,武漢科技大學
Iman El Mahallawi,Cairo University, Egypt
Hiroyuki Matsuura,University of Tokyo,Japan
Taha Mattar, Galala University, Egypt
Wangzhong Mu,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Joohyun Park,Hanyang University,South Korea
彭紅兵,江蘇科技大學
彭可雕,四川冶金集團有限公司
齊江華,漣鋼集團
Rongshan Qin,Open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
Gour Gopal Roy,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India
Dieter Senk,RWTH Aachen University,Germany
沈 昶,馬鋼集團
Qifeng Shu,University of Oulu,Finland
帥 勇,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Il Sohn,Yonsei University,South Korea
蘇 旺,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睢志松,永鋼集團
孫 群,鞍鋼集團
孫玉春,東方特鋼技術中心
唐 萍,重慶大學
陶 鑣,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Yu-ichi Uchida, Nipp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汪燦榮,三明鋼鐵集團
王德永,蘇州大學
王國承,遼寧科技大學
王建昌,太鋼集團
王金淑,北京工業大學
王昆鵬,中天鋼鐵集團
王麗君,北京科技大學
王萬林,中南大學
王怡群,中原特鋼股份有限公
Menghuai Wu,Montanuniversitaet Leoben,Austria
吳旭峰,梅山鋼鐵技術中心
徐國慶,興澄鋼鐵有限公司
徐維利,西林鋼鐵集團
閆江輝,杭鋼集團
楊成威,武鋼研究院
楊 東,北部灣新材料有限公司
楊 健,上海大學
楊曉江,唐鋼集團
楊新龍,酒泉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么洪勇,河鋼集團鋼研總院
尹修剛,承德建龍特殊鋼有限公司
袁 永,浙江金屬學會
Sheshukov Oleg Yurievich, Ural Federal University, Russia